找到相关内容291篇,用时4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法僧三宝》(1)

    人格,成就佛道。因此,学佛首先应该了解“佛”的意义。   “佛”是“佛陀”的简称,来自梵语 Buddha 的音译。又称浮图、浮陀等,意译为觉者或智者。亦即佛陀是具足自觉、觉他、觉满,如实知见一切法的...,佛佛各异。然而诸佛具足一切智慧、德行,无有差别,诚所谓“佛佛道同”,故有十种尊号,为诸佛的通号,称为“如来十号”或“十种通号”。   “十号”的意义列举如下:   一、如来:指佛陀乘如实之道而来,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551969.html
  • 禅的心理智慧(三)

    的嘎嘎声与麻雀的喳喳声,像这样“如实知见”——对万事万物所呈现的形态能够如实知、如实见,了了分明而不起分别,这就是佛教所谓的觉悟。如果我们能以这颗“不生的佛心”却了知这个世间万物,那么还有什么需要去...认识了信州饭山的正受老人(道境慧端,一六四二——一七二一),才慢慢地从参禅之中了悟自己的慢心并加以彻底反省改过,终于如实地达到大彻大悟之境。大悟之后,他仍然留在正受老人之处学法八个月才离开信州继续他的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4452720.html
  • 法海知津(下)──读《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》

    如实知见的素材。把不“生”不“灭”(没有常存的生性、灭性等)误为“不生不灭”(没有因缘的聚散),那就要产生弊病。  同样的,【这一“世间即涅槃”的大乘法,如不知立教的理趣,会引起偏差的】(39页3行...不能团结,对于不合情理的法规,始终无可奈何!加以佛教徒自身的腐化、无知,使私心自用、知见不正者有机可乘,寺产的问题,引发无穷的争端。另外,大寺院无人住,小精舍林立的情形,越来越“严重”,重经济而轻教化...

    释显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5453001.html
  • 人本的佛法与人本为中心的佛教──论印顺导师“人间佛教”之本怀[*]

    ─是最狭义的佛法,未开法眼的凡夫难见、难知的佛法;「佛」所觉知的「法相」──意境法── 是最广义的佛法,不具慧眼、佛眼的凡夫、辟支佛、阿罗汉乃至非等觉菩萨,也难于如实知见;「佛」所开示的「法语、法义」...」,似乎渐渐兴起来,但适应时代方便的多,契合佛法如实的少,本质上还是「天佛一如」。「人间」、「人生」、「人乘」的宣扬者,不也有人提倡「显密圆融」吗?如对佛法没有见地,以搞活动为目的,那是庸俗化而已,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40453927.html
  • 上座部佛教止观禅法

    五戒是证悟须陀洹圣果以上的圣弟子们的行为素质。同时,他们也已经扫除了一切疑惑,对于佛陀、正法与僧伽具有坚定的清净信心,深信因果,深信缘起法,并如实知见四圣谛,亲身证悟涅槃,成为出世间圣者。   (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95454242.html
  • 从《七十七智经》看“法住智”之意义

    说法应该可以区分为两类:第一类是如经文“先知法住,后知涅槃”的先后次第。  第二类是以此二智来区分两种阿罗汉,一种是“法住智知”,以缘起知见因果起灭的必然性,并于蕴、界、处如实知,厌、离欲、灭,而得“我...智经》为佐证,但却提出文意相近的看法──以二智来区分两种阿罗汉,其中的“法住智知”,以缘起知见因果起灭的必然性,并于蕴、界、处如实知,厌、离欲、灭而得解脱智。说明与汉译《七十七智经》的用语相当,文意又...

    释开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3554817.html
  • 唯识学中无分别智之亲证真如义

    ā)。《辨中边论》云:   颂曰:于自相无倒,知一切唯名,离一切分别,依胜义自相。论曰:如实知见一切眼、色,乃至意、法,皆唯有名,即能对治一切分别,应知是于自相无倒。此依胜义自相而说。若依世俗,非但...圣智的最初生起,需断分别我执与分别法执。从所缘真如而言,真如必须由破分别我执与分别法执而得显现。圣智的不断圆满,意味对真如不断圆满的证悟,或者说,是对真如所摄之一切法逐步地如实了知。但此过程,实际可归为...

    周贵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53355222.html
  • 论佛教的基本教义及其舍离精神

    这种看法,就名之为“如实知见”。然而宇宙现象既是如此,我们人在其中,又如何来安身立命呢?于是释迦乃有第三法印“涅槃寂静”之说。   “涅槃寂静”的本质,是体察前二法印后所悟出来的生命理境,现象一切固是...以为是佛教的根本义,那就是绝对错了的!   再次,谈到三法印的问题。三法印的第一印,“诸行无常”,这是释迦佛陀对现象一种如实的观察,而觉悟它是宇宙间一种必然法则,任何事物都是变易的,有生灭的,这目的在...

    澹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65555294.html
  • 天台智顗的中道实相论和观心论

    ldquo;实相印”、“实道”、“实智”、“真实相”、“诸法如实相”、“如实知见&...、识)与色,若欲如实观,但当观名色。心是惑本,其义如是。若欲观察,须伐其根,如炙病得穴。今当去丈就尺,去尺就寸,置色等四阴,但观识阴。识阴者,心是也。[17]    这是说,心造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...

    杨曾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65256136.html
  • 生活中的七觉支

    、业、苦。如此,从外表的言谈举止到内心的感受、反应,从身、心互动到‘世法’、‘出世法’的如实知见;正念、正知身→受→心→法,于法随法念住,狭义的“法”指以“七觉支法”修治“五盖法”,广义的“法”指以“...。   1.如法修习四念处法门  四念处为“一乘道(ekayana-magga 一行道)”,能够净化有情身、心,消灭忧、悲、苦、恼,得到如实法──成就正觉、涅槃。[48] 四念处法门的修行,要求于身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0756394.html